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石油

旗下栏目: 石油 天然气 页岩油气 非常规气

油气勘探开发形势背景之刍议

文章来源:石油观察                   发布时间:2019-04-16
摘要:石油的政治、经济属性,使其成为近代国际间博弈的工具之一。
油气

石油的政治、经济属性,使其成为近代国际间博弈的工具之一。2018年国际地缘政治波诡云谲。中美贸易争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美对伊制裁、OPEC减产、卡塔尔退出OPEC等,都对国内外油气市场影响较大。国家最高领导人正是基于国内外絲棼散乱的形势,高屋建瓴地作出了重要批示,大力推进了国内的油气勘探开发,也深刻影响着国际相关局势。

相关形势背景

(一)特朗普团队与中美贸易争端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DonaldTrump)在一片欢呼和抗议声中就任第45届总统。特朗普甫一“入宫”,便强调“美国制造”,重视非常规油气开发。在国际,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恢复对伊朗制裁;约制国际原油市场等。美国国内的相关政策和外交博弈,影响了2018年国际油价“过山车”般走势。

2017年以来,特朗普团队颁发了多份重要文件,包括2018年12月18日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9年1月19日的《国防安全报告》,2019年2月4日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等。2018年5月8日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布伦特油价一度飙升至近90美元/桶;2018年11月4日特朗普宣布就伊朗制裁豁免8国,使其可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一个多月内国际油价便下跌了30%以上。尤其是美国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减税与就业法案》,大幅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至21%,给予提高采收率和边际开发井政策优惠,提升了美国油气行业竞争力。

2019年2月初,特朗普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已是石油出口大国”。一语破的,美国确已是新的油气大国、出口大国。美国的页岩革命使其跃升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其油气对外依存度正快速下降,美国自2017年便转为天然气净出口国。2019年2月20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资料显示,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日均1190万桶,同比飙升200万桶,日产天然气25.22亿方(年产约9070亿方,较2017年的年产量7700亿方实增约1350亿方),同比增14.8%(能源舆情2019年2月21日数据,“欧佩克减产和美国制裁大幅提振油价)。美国以二叠(Permian)盆地为代表的页岩油开发因技术创新成本持续降低,多数区块桶成本低于35美元,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的油气投资者,包括中化国际、新潮能源、潜能恒信等。美国原油进出口收支2017年为负1100亿美元,约占整体贸易逆差的14%,2018年进口支出锐减,2019年预计将在油气款项逼近进出平衡。2018年美国天然气出口量大于进口,EIA估计2030年美国天然气年出口有望超过1400亿立方米,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

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美国石油协会(API)数据公开显示原油库存大幅增加了988万桶(原估计约550万桶)至4.184亿桶,WTI油价由近70每桶美元跌至约每桶65美元(API原油库存创2017年2月来最大增幅)。美东时间2018年11月13日(周二)OPEC数据显示10月份主要产油国增产、2019年度中国等石油需求预期下降后,油价加剧下跌。11月13日WTI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跌破55美元,跌幅超8%,创2015年9月1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为2017年11月以来最低位;布伦特油价自2014年6月下跌便进入新的低油价时期,2018年11月13日-14日两天盘中一度跌破65美元,单日跌超7%,刷新2018年3月上旬以来低位。自2018年10月3日触及四年高位86.73美元/桶以来,布油跌已超20%。2018年,国际油价“跳大神”式下跌、低位震荡,美国是主因之一。对内,特朗普总统为维持本国低油价、低生活成本等,促使OPEC增产,避免国际油价急升或高位徘徊;对外,美国油气出口快速增加对国际政治、外交和金融等影响重大,助长了外交博弈的底气。综合意义则是美国振兴了实业,强化了一国独大,美国“言谈举止”对油价的影响无出其右,削弱了OPEC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力。

2018年3月开始的中美贸易争端起因复杂,过程激烈,“对局”较为理性。2019年1月8日,于北京举行了中美副部级磋商。北京时间1月8日晚特朗普专发推文表示“与中国的磋商非常顺利”,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亦称“非常乐观”。2月15日,在京举行的中美后续商谈后双方均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习近平主席特使刘鹤等于21至22日在华盛顿与美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再次高级别磋商,21日WTI油价便持续震荡上行。此前美国对华有关货品已加征了2500亿税、中国反之加征了1100亿税、相互合计3600亿。2月24日(美东时间)特朗普表示将“推迟原定3月1日开始的加征关税计划”,或未来不会有新的相互惩罚性征税。在经济层面,双方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未来可能趋柔;对国有和特定企业的特殊保护将有所降格;民营、外资等企业的发展或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在石油业下游,中国有可能更多地进口美国油气,如LNG等。在非经济层面,美多次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StructuralReform)”。

持美国绿卡的卡舒吉被杀亦是2018年10月重要的油价时间节点。卡舒吉(JamalKhashoggi)为一籍贯土耳其的沙特公民,2017年6月获美国“杰出人才非移民工作签证”,作为专栏作家就职于华盛顿邮报。2018年10月,卡舒吉在土耳其被杀,此拉低了沙特国际形象,导致全球油市动荡。美国借此持续对沙特施压,促其原油增产等。未来不排除卡舒吉事件进一步发酵,以促使国际油价低位徘徊。总之,美国国际油气市场以及上游影响巨大。就政治层面而言,我国未来的勘探开发力度将可能持续加大,增储上产。

(二)欧佩克等背景

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于1960年9月,总部在维也纳,拥有16个成员国。其石油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73%。OPEC成立初衷是协调石油生产国政策、反对石油资本的垄断。沙特是欧佩克油气储量、产量以及出口量的“大拿”,也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头领”。沙特2017年石油探明储量366亿吨[1],日产原油1195万桶(年产5.62亿吨,年出口约3.9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8万亿立方米,2017年产气1114亿立方米。多年来沙特、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等影响很大。但近来欧佩克对国际油价以及油气产业链的影响有所势微。在内部,沙特政体积年沉疴难愈,欧佩克成员间政策协调难度日益加大。在外部,因多方受压不得不扭头与俄罗斯等产油国深度合作。

自2019年1月日起,欧佩克中“体小权轻”的卡塔尔退出欧佩克。卡塔尔是产油小国(日产原油192万桶)、产气大国,却为全球第一大LNG生产国、出口国,天然气出口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3。近年来,为遏止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作为绿色能源的全球天然气消费逐年速增。提高了天然气出口大国卡塔尔的地位。预计全球205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2018年的24%上升到29%。天然气大国卡塔尔的发展恰符合全球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大气污染、对天然气需求增加等趋势,其在天然气领域影响渐增,话语权渐重,地位高企。卡塔尔与沙特关系不佳也是其退出欧佩克的动因之一。卡塔尔大气田北方(南帕尔斯)气田与伊朗南帕尔斯为同一气田,卡、伊有必要密切合作,远离沙特。而沙特、卡塔尔龃龉更加剧了欧佩克内部危机。甚至,沙特曾起意解散欧佩克。

伊朗是石油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由于受到美国制裁、伊朗与沙特尖锐对立等影响,伊原油出口多年受阻,推高了国际油价。2018年底,伊朗获得了美国制裁豁免,国际油价倾向于看空。我国与伊朗关系特殊,伊朗问题以及美伊关系等对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有所影响,但伊问题对国际原油市场、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更大。

2014年以来,当国际油价高位时,欧佩克增产原油困难。201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看多,当时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KhalidAlFalih)曾表示,欧佩克要合力增产原油,但增产目标落空。到2018年9月,部分非洲成员国原油增产计约42.8万桶/日,而委内瑞拉等的产量骤滑、伊朗原油出口受限,使得欧佩克原油增产反而比沙特外长发话前减少。2018年12月OPEC政策会议宣布减产,但对低位盘整的油价干预不理想,提升油价困难。

2014年6月开始的国际油价跌势,催生一国际石油合作机制-“维也纳联盟”(ViennaAlliance),即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国家间的“合伙”,藉“联合减产协议”等以控制全球石油产量,进而稳定“适宜”的油价。2016年10月中国杭州G20峰会期间,沙、俄两国元首就“联手减产”形成共识,并于当年冬天达成协议,180万桶/日的减产措施曾促使国际市场一度转暖。但2017-2018年委内瑞拉、安哥拉等石油产量骤减助推了油价则属于该协议之外原因。自2019年1月1日起,沙、俄根据新的协议将原减产协议再延长6个月,约定联合减产120万桶/日。2019年1月国际油价确有所回升。“维也纳联盟”关键取决于沙特意愿,而沙特背后具有浓重且无形的美国因素。近年来,沙特将地缘政治及经贸焦点似转向东亚,其2016年4月推出的“愿景2030(Vision2030)”主动与中国“一带一路”对接。中国本土的油气勘探开发战略部署中,沙特、欧佩克等因素是重要的决策参考。

(三)俄罗斯背景

2018年,俄罗斯石油生产仍有所发展,原油(凝析油等)产量达5.56亿吨,同比1.6%;天然气7234亿方,同比4.7%;石油出口达2.55亿吨,同比降0.6%;天然气(含LNG)出口达2451亿方,同比6.0%(据石油观察2月21日引自2019年1月“俄罗斯中亚油气市场追踪报告”)。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引发乌克兰危机,俄遭受美欧制裁,旋即波及油气行业。2015年底,乌克兰停止自俄进口天然气,转以欧气代之。俄乌天然气冲突殃及欧盟相关近20国家。自2018年3月以来,俄、乌“斗气”再升级;2018年11月底,俄、乌军舰对峙于亚述海,俄与美欧关系进一步恶化。

2018年11月21日,欧美等主导的天然气“南部走廊(SouthernCorridor)[2]”在土、希边境的马里查河(Maritsa,又Evros)实现对接。俄罗斯对此反制举措则是大力推进“北溪-2”管线项目(NordStream2),以期继续对欧供气的相对垄断。“北溪二号”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五家欧企合资项目,投产后可每年向欧输送550亿方俄气。2019年1月德、俄“北溪二号”管道项目合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是俄罗斯的胜利,却陡增了乌克兰的挫败感,乌誓言抵制“北溪二号”[3]。此外,美国也一直反对该项目。但欧盟就该项目已于2019年2月8日达成一致,同意对其从透明度、共享规则等多方面加强监管,以维护欧盟全体的能源权益。对乌克兰消费而言,“北溪二号”有可能迫使乌再次直接从俄購气。

由于被制裁等原因,2018年为俄罗斯居民收入近15年来较低的一年,年人均为42800卢布(630美元),而2008年该数字为690美元。2019年若美欧对俄维持甚或加大对制裁,俄经济将继续下行。俄西伯利亚、北极地区等实施的油气开发、页岩油、重油等合作项目因技术、资金等难以为继而放缓或夭折,俄进而对东亚市场依赖上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预计2019年底投产,尽管俄油、俄气几无价格优势,但非经济层面原因使其至中国的出口量可能猛增,对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有一定的“点刹”作用。

(四)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

能源安全是某些国家石油供需中的关键。油气进口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部署的基础之一。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1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为69.5%。中国最高层“今后若干年要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批示,指出了能源安全、能源转型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原油业已融入全球市场,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国际油气市场有关,国内业已显著加大的对上游的投入,包括不计成本、集中力量于边际小油田以及非常规油气开发,诸如天然气水合物、干热岩和地热等开发投入持续加大,将向国际原油市场释放出宽松的信号。

2017年中国消费天然气为2373亿方,2018年达2766亿立方米[4],同比增17%;2017年产天然气1487亿方,2018年达1573亿立方米(不含地方企业煤层气),同比增长6.6%;2017年进口天然气920亿方,2018年达12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7%,对外依存度升至45.3%,较2017年提高4%。预计在环保和“煤改气”政策等驱动下,未来中国天然气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到2030年达到52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18年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59.5%。预计在2030年前后可降至50%左右,2035年可降至47%甚或更低。国际油价下降将引致天然气价格回落,带动天然气需求、供应大幅增加。预计2025年之前全球LNG市场供应仍呈宽松态。

在国际,石油大国如沙特“愿景2030”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能源转型;当地时间2019年1月26日晨,德国28人组成的“德国煤炭退出委员会”宣布德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炭火力发电厂。2018年传统石油企业如BP等加快了从高碳业务转向低碳。国际社会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和呼声也推动转型,2015年底巴黎气候大会上由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发起成立的“行业气候倡议组”(OGCI)作用日益强大,温室气体减排共识群体不断壮大。未来部分投资巨大、成本较高、环境影响和地缘风险大的项目可能面临一定困难,如属二氧化碳高排放的澳大利亚Barossa项目、阿尔及利亚BourarhetNord项目及伊朗南帕尔斯开发等。在国内,十九大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高碳能源向包括天然气在内的低碳能源转型。技术创新促推了转型,2018年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综合开发成本快速降低,其在开放的市场中已具价格优势。在油气中、下游,相关的炼化等产业也在快速转型中不断获得新的效益增长点。

2019年1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绿色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不同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环境领域从业者就如何实现低碳发展进行了严肃地探讨。法国前总理、联合国气侯变化巴黎大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Fabius)表示,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之一。未来全球能源转型必将有所加快,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将更加绿色,将由强调“扩大就业型”的高成本、低品位、低产量油气开发向低成本、高质量、高产量转型。

(五)国内政策背景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能源安全等作出重要批示。中石油等迅即开展勘探并提交开发上产方案。2019年1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能源局调研并主持座谈会。韩正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2018年12月19-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聚焦能源领域重点任务,攻坚克难,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未来要立足中长期能源需求走势,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强化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2017年冬,华北等多地曾出现“气荒”等,促使高层改革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8月3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31号文),明确了油气发展与改革方案。高层批示等是最重要的政策驱动。要严格油气勘查区块退出机制,全面实行区块竞争性出让,鼓励以市场方式转让矿业权,完善矿业权出让、储量价值评估等规则。在上游,有关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央企、民企等的主动性,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等战略、规划、政策的落实,发力勘探开发。2018年1月,政府推动了新疆第二轮常规油气四个区块探矿权成功竞争性出让。在战略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区域已为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作为改革标志之一,中石油等加快了企业内部油气区块矿权流转。诚然,矿权仅仅在某公司内部流转不易激发机制创新,需推动各法人(市场主体)间的流转与转让。近年的改革实践表明,页岩气开采权的竞争性出让,才是促其开发的关键。中国本土要想获得更多油气田发现,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就要在油气资源开采权获取等环节上对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并鼓励外企积极参与,完善区块退出机制;激励更多油公司和油服企业加大资本、技术投入,不断创新。

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之一。“一带一路”上分布有可商业合作的油气资源国。2019年4月将在京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壇”,相关油气合作项目将在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地以更灵活方式陆续推进。首先,中俄油气合作将更上一层楼;其次,央企将与中亚、非洲、美洲等地更深度合作。第三,中国与中亚的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合作等将对全球油气行业产生影响。未来中国的油气进口将更加顺畅,能源的供给将更加安全。

复杂形势背景下的油气勘探开发

2018年,世界主要油公司加大了油气勘探开发。在国内,针对资源劣质化、勘探目标复杂化、开发成本刚性上升等不利因素,三大油央企首先加大投资,加大科技攻关,加强精细勘探和深部勘探,控制老油气田产量递减,确保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其次,央企加大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川渝地区页岩气产量快速增加。第三,更加重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

(一)国际

国际油气公司的重点是油气开发,是利润,地质勘探仅是商业开发流程中的“进堂咏(Introitus-RitusInitiales)”而已。2018年,勘探开发投资持续回升,全球勘探开发投资计约4272亿美元,同比增14%。2018年世界油气可采储量有所增长,全球共获得190个油气发现,同比下降近30%;发现储量约8.0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60%。其中,石油新增探明储量4.5亿吨,同比下降65%;天然气新增储量524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约55%。超过1亿桶油当量的重要油气发现主要来自拉美、北欧和北美的海上,仅有阿拉斯加WillowWest新发现位于陆上。

2018年全球石油产量约为44.5亿吨,同比增长1.7%。但各国原油产量增长差异较大。北美原油产量增量最大,高达9500万吨,增12.6%;次为中东1600万吨,增1.1%。北美中美国增产原油7400万吨;中东增量主要来自沙特,增加1500亿吨。2018年世界天然气储量略有增长,增量主要来自拉美和亚太地区;而产量大幅度增长,增至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4.5%。其中,北美和俄罗斯中亚区增量较大,分别为1550亿立方米和450亿立方米,增幅分别为12.6%和5.5%。北美地区甲烷气年产增量主要来自美国。

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和作业范围不断加大。墨西哥湾、巴西及西非等海上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潮流,同时诸多前景看好的海上新区将陆续投入勘探。其中,北极地区海域发育有30多个沉积盆地,勘探面积330多万平方公里,油气资源潜力大,深水、超深水海域勘探程度低,继续成为油气热点。巴伦支海已成为挪威重要的勘探水域。2017年,挪威油气勘探中心已移至巴伦支海,当年共完钻34口海上钻井,17口位于巴伦支海;2018年挪威完钻53口海上钻井,有26口位于巴伦支海。

在中南美,动乱不休的委内瑞拉及改革不止的墨西哥等是传统的原油出口国,初显“右倾”的巴西最近几年在坎波斯等盆地盐下陆续发现巨型油田,巴西、圭亚那等海上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2018年以来,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深水海域分别获得三次重大油气发现,新增探明可采储量接近40亿桶油当量,壳牌在美国墨西哥湾也获得了两次重大油气发现。2019年拉美地区油气的勘探开发仍将是全球热点。

从资源类型的角度看,非常规如美国的页岩油气资产等仍将是2019年全球上游资源并购以及勘探开发的“热点”。壳牌、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巨头已表示将加大对二叠盆地等页岩油气的并购,以获得或扩大规模开发效益;部分中小独立油气公司则将并购目标瞄准美国巴肯和鹰滩等页岩区带,力争地质勘探有新突破。在南亚,据2019年1月印度证券交易所资料,鲁亚(Ruia)兄弟的爱萨石油(EssarOil)已获准将于2019-2020年度在西孟加拉邦(WestBengal)Raniganj煤炭远景区勘探开发二叠系的煤层气、页岩气,通过储层改造等预计将年产甲烷气约10万立方米。从交易主体看,国际石油巨头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非核心”资产剥离以及对部分在产项目的运营调整,其对低油价的适应能力渐强,财务收益改善明显,参与优质上游资产并购的投资基础改善,投资意愿渐强。未来国际石油巨头仍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力。

(二)国内

2018年,随着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政策驱动提振了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中石油等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要批示。三大油央企确立国内勘探开发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扩大“激进式”钻井覆盖面,加速油气增储上产。2018年我国油气上游重回盈利主体,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倍(据立方石油引自国家统计局2月中旬数据)。受油气开发投资增加拉动,油服务业也步入了持续景气期。

2018年初,中石油新疆玛湖凹陷区发现了十亿吨级砾岩油田,且在中浅层新获几十层工业油气流,单井产量高,展示了玛湖一带巨大的资源潜力。2018年11月,玛湖油田玛湖015井在侏罗系八道湾组碎屑岩中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创新疆油田单井日产量历史新高。2018年末,准噶尔盆地沙探1井于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试油获工业油流,拓展了全盆地二叠系乌尔禾组勘探前景。

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到10%。而2018年天然气仅为7.4%。塔里木油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之一。中石油审时夺势地明确近期塔里木库车山前天然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目标,加快勘探开发一体化。克拉苏构造带多口钻井勘探前景良好。2018年12月12日,中石油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的中秋1井试气获高产工业气流,扩大了该气田的可采规模。中石油在巴彦河套盆地多口探井获高产油气流,鄂尔多斯盆地大面积岩性油藏多层系立体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2018年,华北油田在该盆地吉兰泰构造带及周缘相继完钻两口井并获工业油流,其预探井吉华2X井于2000米井段内发现累计195米厚油层。在四川盆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发现该盆地西南部有较厚的沉火山岩,并具备形成大气藏的油气地质条件,龙泉山构造东斜坡带第一口以沉火山岩为勘探目标的风险探井(永探1井)获工业气流,开辟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新领域。

在渤海,中海油旅大21-2探井钻遇了约170米厚的油层;在渤中凹陷19-6气田埋深超4000米前寒武系获高产气流;渤中29-6油田可采储量有望再增亿吨级。如环境、用海强度等许可,渤海海上有了新的可采资源基础。在南海,陵水17-2千亿方级气田等正加速开发。

2018年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也获重要进展。2018年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395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将达到110亿方[4]。在重庆,中石化依据涪陵页岩气田等含气层埋深大、断裂发育、地层破碎等特征,实行“一井一策”管理,开展深层压裂、电驱压裂等工艺,提升常压储层裂缝“网络”、泄流面积及导流能力,2018年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6008亿立方米,产气60.2亿立方米。该气田2018年建成的100亿方年产能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开发迈入商业化,其已成为“气化长江经济带”的资源基础之一。在宜宾,中石油于龙马溪组获高产气流,对探索我国4000米深层页岩气开发意义重大。2018年,宜宾(威宁、长远等)页岩气日产量突破2000万立方米,同比增加119.3%,2018年产气近45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镇兴隆村7组的黄202水平井位于璧山-合江区块黄瓜山构造带上,为深层评价井,黄202井测获日产气22.37万立方米,展示出黄瓜山气田深层页岩气良好的开发前景。在宜昌等地,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以配有重型山地工程、储层改造手段的公益性页岩气地质调查也获得甲烷气流。另具标志意义的是,BP在四川内江大足某区块完钻一探井深达4815米,于深层获页岩气发现[5]。

总之,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难度逐年加大,后备经济可采储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2017年全国油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出现明显下降[6]。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77亿吨,同比下降4.1%。2017年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55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6%。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4.8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81.8%。2017年煤层气产量为70.2亿方,同比增长8.2%;2018年产量达72.6亿方,同比增长3.7%。

三、几点思考

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之一。油气勘探开发仅是社会和经济建设之一隅,相关领域尚包括管道运输、炼化、市场销售等。地质勘探要立足于全局和可持续发展,应在国际市场、全球能源转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等广阔视野下予以研究、实施。从整体上看,区域性地缘风险等形势背景将有可能危及我国能源安全;美国页岩油发展则为全球油气行业发展展现了亮点,其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成为全球油气上游降本增效的良好借鉴,有助于我国勘探开发和油气资源安全。未来天然气将在能源转型中处于重要地位,开发前景光明。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安全概念应包括本土油气勘探开发和油气进口安全,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的综合供给安全。

在战略层面,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相关批示,推进体制机制和关键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其次要继续在推进能源转型、优化能源结构理念下加快创新,强化多市场主体间公正、公平竞争。第三,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应形势背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的勘探开发。第四,要在“金山银山”等绿色理念下勘探开发油气资源,不宜“榨甘蔗”式地对油气产层榨干驱净,要有经营成本、环境成本等约束。在具体操作层面,要精选开发(权)区块;第二要加速技术创新;第三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改善中美关系;第四要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加速非常规油气等勘探开发,优先发展天然气等绿色能源。政府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管理旨在将地下资源转化为公益的、战略的、可持续的经济利益,政府管理也是一项伟大的政治行动。就此而言,如何落实国家最高领导人2018年有关油气勘探开发批示中高屋建瓴的改革精髓,颇亟待学习、提高并认真贯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