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能源战略

旗下栏目:

贾承造院士: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发布时间:2022-10-17
摘要:SHPGX导读: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油气工业战线必须以国内油气增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SHPGX导读: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油气工业战线必须以国内油气增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专 家 简 介

贾承造,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副总裁,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目前担任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与盆地构造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以及多项国家荣誉表彰,2019年获得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诺曼H.福斯特杰出勘探家奖,是亚太地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地质家。

油气工业战线坚决贯彻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将油气供给保障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来认识和把握。坚定不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顺利执行,常规非常规开发并举,原油产量正稳步回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重点勘探开发项目工程相继获得突破。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油气工业战线必须以国内油气增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

2018~2021年,我国石油工业坚定不移推动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落地,油气增储上产取得重要阶段成效。

完成了油气探明储量年度计划目标。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平均13.3亿吨/年,累计新增53.2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平均1.36万亿立方米/年,累计新增5.44万亿立方米。

原油产量年均增速1.7%,2022年预计可达2.02亿吨,时隔6年后重回2亿吨。我国已成为天然气生产大国。创新超深层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天然气成藏理论,支撑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和塔里木盆地400亿立方米大气区建设;“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建产,渤中潜山凝析气田成功开发,以及非常规方面四川页岩气的快速发展和鄂尔多斯致密气的成功开发,促使我国天然气产量由2018年的1602亿立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2076亿立方米,突破2000亿立方米大关,年均增速9.0%。2022年天然气有望再增产100亿立方米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伊朗。

风险勘探与勘探开发一体化并重,重点勘探开发项目在常规油气、页岩油气及海域取得重大突破48项、重要发现52项、规模增储67个。发现储量规模10亿吨级的油区10个,包括塔里木塔北富满、顺北、准噶尔玛南—沙湾、渤海渤中、河套、准东富康6个常规油区和鄂尔多斯庆城长7、陕北延安、松北古龙、渤海湾济阳4个页岩油区。发现万亿立方米级别的气区8个,包括塔里木博孜—大北、鄂尔多斯盆地上古、奥陶系盐下、四川高磨北斜坡太和、准噶尔准南5个常规气区,以及川南长宁—威远、泸州深层、涪陵3个页岩气区。

其中,塔里木塔北—顺北奥陶系形成了2个10亿吨级储量规模原油场面。建立走滑断裂“控储、控藏、控富集”成藏模式,指导塔北满深1、2、3、4井获日产千吨高产,落实有利断裂25条,富满区块探明1.5亿吨、控制1.66亿吨、预测2.15亿吨。顺北相继在1、3、4、5、7、8号断裂带取得发现,探明3.2亿吨,落实10亿吨资源阵地。实现塔北—顺北—塔中地区整体含油连片,2021年产油280万吨。

渤海海域高效勘探发现4个亿吨级新油气田。在渤中发现我国东部最大的凝析气田——渤中19-6气田;在莱州湾探明渤海深洼带首个浅层岩性亿吨级油田——垦利10-2,发现渤海垦利6-1新近系亿吨级连片河道砂体岩性油藏;在辽中凹陷斜坡带,旅大10-6中深层湖底扇构造—岩性圈闭勘探获得突破,开辟了新的勘探战场。

鄂尔多斯盆地发现储量规模超10亿吨的长7页岩油富集区。中国石油在长71+2探明10.5亿吨级庆城大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页岩油田。目前年产油156万吨,累产油585万吨。风险勘探长73纯页岩油型,城页1、城页2、池页1H、岭页1H水平井分获百立方米高产,实现新突破。延长石油在长7油层Ⅰ+Ⅱ类页岩油资源量10.71亿吨,Ⅰ类区罗探平19井初期日产油91吨,落实三级地质储量1.90亿吨,Ⅱ类区富探平1井初期日产油47吨,正512页探平1井自喷最高日产油63吨,吴页平1井最高日产油163.35吨。

川渝地区发现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大气区。强化甜点评价及工程技术攻关,3500米以浅页岩气探明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威荣、金川6个工业化稳产区,累计探明2.19万亿立方米;大于3500米深层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探明泸州5138亿立方米,2021年产气9.2亿立方米。川渝地区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7万亿立方米,技术可采6363亿立方米,年产气230亿立方米,累产气919亿立方米。

油气勘探主攻深层深水非常规

未来,我国油气勘探主要领域为陆上深层、深水与非常规油气。

石油勘探方面,陆上常规石油探明率已近50%,进入勘探中后期。勘探领域主要在陆上深层轻质油、凝析油气、海洋石油和致密油页岩油。

天然气勘探方面,陆上常规天然气探明率达15%。未来,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是天然气勘探重要领域,南海具有发现大气田的资源潜力。我国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均处于勘探早中期,是未来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力。

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油气增储的主体。我国已成为全球陆上最大的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生产区。近20年新发现的海相大油气田几乎全部位于盆地深层超深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已成为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主体。

海洋油气勘探方兴未艾,应深化渤海、发展南海,建设海洋深水油气生产基地。我国海洋油气矿权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其中近海72万平方千米。近海石油资源量245.12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3.17万亿立方米,探明原油储量57.65亿吨、天然气储量16288亿立方米。2020年海洋原油产量4542万吨、天然气产量177亿立方米,海洋油气已经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增长极。

我国非常规油气发展势头强劲,是未来油气增储上产重要接替。页岩油资源量283亿吨,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等盆地皆获得了重大突破,近年来新增探明储量13.4亿吨,2021年产量240万吨,剩余资源量270亿吨。页岩气资源量105.7万亿立方米,在四川盆地获得重大突破,建成长宁—威远、涪陵、昭通三个国家级示范区,累计探明储量2.74万亿立方米,2021年产量230亿立方米,剩余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

从地域上看,渤海湾、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海域,占我国石油总剩余资源量的73%;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海域,占我国天然气总剩余资源量的62%。因此,陆上“五油三气”六大盆地及海域仍是未来规模增储重点。

油气开发稳产上产压力大

目前,我国石油开发,陆上高含水、低渗透(含致密油)与海洋是产量主体,近期页岩油增产迅速。我国2021年产1.99亿吨原油,产量构成(图1)为陆上低渗透砂岩5300万吨,陆上高含水中高渗砂岩6500万吨,海域原油4900万吨,陆上稠油1650万吨,陆上特殊岩性1350万吨,页岩油290万吨。预测2035年我国的原油产量2亿吨,构成(图2)为陆上低渗—致密油页岩油产量7500万吨,陆上高含水中高渗砂岩原油产量5000万吨,海域原油产量5000万吨,陆上稠油产量1500万吨,陆上特殊岩性原油产量1000万吨。对比2021年,原油产量中高含水中高渗原油将下降,低渗透和致密油页岩油产量将由5500万吨上升至7500万吨,是主要增产方向。

 

 

从资源禀赋来看,我国石油开发稳产上产十分困难。现在我国的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开发水平已居国际领先水平。预计未来我国新投入的开发资源以低渗透、低品位为主,面临发展新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和海洋石油开发技术装备的挑战。必须大幅提高低渗透与致密油、页岩油的采收率,在非常规领域发现更多高气油比的轻质油和凝析油资源,发展以气驱(CO2、天然气等)为主提高致密储层石油采收率技术,才可能实现石油开发的稳产上产。

目前,我国天然气开发,陆上常规气是产量主体,产量占比近60%(图3),页岩气、致密气及煤层气产量增长迅速。预计未来(图4)常规气以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为主,还有较大潜力;非常规气资源丰富,产量占比将超过50%。

我国天然气开发正经历勘探大发现和开发快速上产期,但未来必然面临长期稳产的压力,特别是预测未来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比将超过50%,所以必须提高气田开发水平,提高复杂气藏特别是致密气、页岩气采收率,发展新的提高致密储层气藏采收率配套技术。致密气、页岩气开发的主要矛盾是由于其油气自封闭成藏作用机理,储量有效动用率低。所以,以加密簇数、立体开发、重复压裂为主的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动用率,是主流技术路线。未来,天然气产量的大幅提升有赖于新的大气田的勘探发现。

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已全面进入深层、深水、非常规领域。深层、深水、非常规领域的油气资源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工程技术难度大,地质赋存规律与开发生产规律科学认知程度低,所需技术装备尚在发展,是成本高企、投资巨大的领域。

高度重视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形成新一代适应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装备与施工作业队伍能力,是实现高效低成本开发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的上游领域,在国家的支持下,以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为代表,已在理论技术、装备研发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众多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进展正是这些科技攻关取得丰硕成果的体现。

例如,通过创新理论、技术、设备,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已经向下钻出了41座垂深超过8000米的超深井,发现了全球陆上最深海相碳酸盐岩油田——富满油田,油气埋深超过7500米,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油气资源量超过10亿吨,是塔里木盆地近10年来最大的石油勘探发现。中国石化顺北油气田储层平均埋深超过7300米,定向井井深最深达到9300米,刷新了亚洲最深纪录,已经有15口超深层“千吨井”。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高度重视理论创新与新技术、新装备的持续研发。发展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包括深层—超深层、海洋和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发展油气开发理论与大幅度提高深层—超深层及非常规油气采收率新技术;发展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与装备,包括先进的物探、测井、钻井与压裂技术装备等;发展先进的海洋与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以科技创新与工程技术装备的发展,支撑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长期发展。

油气发展前景展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制定了“十四五”油气发展目标——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力争2022年回升到2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力争2025年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

其中提到,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夯实资源接续基础。加快推进储量动用,抓好已开发油田控递减和提高采收率,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加大新区产能建设力度,保障持续稳产增产。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

按照“深化东部、加快西部、拓展海域,稳油增气、常非并举”战略布局,立足“五油三气两海”重点盆地,实施“五上两稳两接替(预备)”九项油气勘探开发重大工程,我国“十四五”油气发展稳油增气的目标可望实现。

从中长期来看,综合考虑国际形势变化的长期趋势与国家油气能源长期安全供应、国内油气资源禀赋与油气生产现状、碳中和长期目标、国际油价及油气供应的波动,保障我国油气能源长期安全,石油要在2亿吨长期稳产,天然气产量要提升至2600亿~3000亿立方米并长期稳产。

预测2035年我国原油在2亿吨水平稳产(图1)。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21年我国原油产量构成(图2),低渗透、致密油、页岩油较2021年5500万吨的产量增长了2000万吨。其中,低渗透产量增长500万吨,致密油产量增长500万吨,页岩油产量增长1000万吨。这需要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实现。

预测203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在3000亿立方米水平稳产(图4)。其中,常规气产量1400亿立方米、致密气700亿立方米、页岩气 700亿立方米、煤层气200亿立方米。这有赖于新的大气田的勘探发现,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以及在四川盆地建设10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生产基地。对比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构成(图3),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占比提升明显。这同样需要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