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能源战略

旗下栏目:

年中经济观察:大国粮仓,稳产优供根基牢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25
摘要: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青纱帐里,玉米行行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青纱帐里,玉米行行挺拔。“小麦已经入仓,玉米长势不错,一年两季,亩产肯定过吨。”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种粮大户常项生忙着给玉米浇水。

汪汪水田,晚稻株株青绿。“金黄的早稻刚收,绿油油的晚稻秧就下地。”春争日,夏争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岑城镇垌尾村村民罗炳雄不误农时忙“双抢”。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项项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环环紧扣抓好粮食生产,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抗灾情、促弱苗、抢农时,打赢了夺取夏粮丰收这场硬仗。

丰收喜讯振奋人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13576万吨(2715亿斤),增长1.0%。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实属不易,是在遭遇罕见秋汛后的抗灾中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了充足底气,也为稳定世界粮食市场作出了中国贡献。

看夏粮——

粮食生产量质齐增,“丰收答卷”彰显“中国饭碗”成色

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小麦一开镰,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农艺师梁健就和其他专家一起,取样称重测产:“亩穗数45.8万,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3克,产量好,质量也不错。”

“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亩打了1460斤!”河南省济源市林丰家庭农场经营者苏明坤说,“刚开春时,弱苗比例偏高,多亏农技员及时下田指导,水肥跟得紧,防灾不松劲,晚播麦逐渐赶上趟,亩产量比往年高出100多斤。”

今年夏粮生产量质齐增,“丰收答卷”成色十足。

——看面积,稳中有增。今年全国夏粮面积达到3.98亿亩,比上年增加138万亩。虽然冬小麦因去年罕见秋汛面积减少101万亩,但西北等地扩种夏收春小麦177万亩、增幅23%,实现了“以春补冬”;南方地区扩大马铃薯、蚕豆等杂粮杂豆62万亩,实现了“以杂补麦”。

——看单产,高于预期。今年夏粮亩产达到370.4公斤、比上年提高2.3公斤,其中小麦亩产394.2公斤、提高2.9公斤。这是在夏粮单产连续3年提高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看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今年小麦灌浆期天气持续晴好、灌浆时间长,籽粒饱满紧实、容重高,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防治效果好、收割晾晒及时、小麦品相好、不完善率和霉变率都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显示,主产区二等以上小麦占比超过90%。据农情调度,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8.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从江淮沃野到华北粮仓,夏粮“丰收答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政策稳住种粮预期。

“43亩地有2500多元种粮补贴,夏粮刚打下来,钱就到了账。”河南省鹤壁市金山街道岔河村粮农卢伟国高兴地说,“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真金白银让俺愿意种粮,多种好粮。”

中央财政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支持小麦抢种、促弱转壮和“一喷三防”全覆盖,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再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惠农政策“大礼包”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让种粮农民有底气、敢投入。

田管夯实丰收基础。

今年小麦丰收,让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永福庄乡永三村种粮大户赵孟辉十分欣慰,“这茬麦子晚播一个多月,全靠大伙儿看得紧,管得实。加大播种量,春季浇了三水,‘一喷三防’三次,技术环节一步也没落下。”

农谚说,“三分在种,七分靠管。”夏粮生产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牢牢锚定田管全链条,累计派出62.4万人次进村入户,推动1.1亿亩晚播麦普施一遍返青肥、冬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早、发生重,各地大力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累计实施防治面积7.5亿亩次,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面积比分别去年减少91%、42%,小麦病粒占比基本在0.2%以下,显著低于去年。

机收助力颗粒归仓。

收割机列队前进,拨禾轮飞转,黄澄澄麦粒倾泻而出。“大农机给力,小麦从地里直接拉进库里,300多亩麦子一天就收完了。不仅收得快,丢损还少。”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马家村村民刘子惠说。

颗粒归仓,高效抢收是关键。今年夏收期间,全国投入麦收的联合收割机超过65万台,参与跨区作业的有25万台,连续13天日机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介绍,小麦机收进度快于去年和常年,小麦机收损失率基本控制在2%以内,实现了适期收获、颗粒归仓。

看全年——

压茬推进抓秋粮,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全年粮食生产,秋粮是大头,产量占到全年粮食产量的75%。带着夏粮丰收的喜悦,勤劳的农民们压茬推进秋粮生产。

“三夏”大忙,俯瞰广袤田野:南方地区,早稻成熟、中稻拔节;东北平原,雨水好,墒情足;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苗齐苗壮。据农情调度,今年秋粮面积大头落地、稳中有增,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全年粮食丰收有了好基础。

稳粮保供,夏播夏管不断线。

金色稻浪翻滚,“大铁牛”轰鸣前行。“早稻刚运出田埂,旋耕机就下地平整翻田。”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渥江镇信南村种植大户袁立荣“双抢”正忙,“趁着晴好天,抢收早稻,抢种晚稻,600余亩双季稻预计产量能达120多万斤。”

“伏天雨水多,要抓紧清障排水、培土固根。”在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宋沟村,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杜军手把手指导村民,“正是夏玉米‘长个’关键时期,管好才能有好收成。”

做好夏管是保障全年粮食稳产丰产的关键。为有效应对夏管工作中容易发生的干旱、洪涝和病虫害等灾害,农业农村部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分区域制定应急预案,分作物、分灾情、分环节发布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方案;组织发动全国90多万个社会化服务主体,围绕粮食和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5.920, 0.00, 0.00%)生产,为小农户等生产主体提供管水施肥、防虫除草、防旱排涝等多种社会化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据统计,13个粮食主产省份已有23.5万个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了秋粮田管服务,服务面积约3.2亿亩次,服务小农户4300多万户。

调优结构,大豆油料扩产能。

“玉米能丰产,大豆多一茬。”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镇南村种粮大户王晓说,“玉米扬花授粉,大豆开花结荚,农技农艺跟得上,一田双收。”利辛县今年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面积达4.2万亩。

实打实调结构,各地积极行动。安徽省今年大豆全年播种面积910.6万亩,较上年增加29.8万亩;黑龙江省今年统筹10亿元涉农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扩种大豆1000万亩以上。

今年是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全国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1500多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中央财政安排产油大县奖励、耕地轮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专项支持油菜生产。

延长链条,优质优价促增效。

“种下‘订单粮’,销路不用愁,小麦价格比市场价高出0.1元。”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任堤村种粮大户任叶堂算起账,“我和面粉厂签订协议,种了340亩优质品种,标准化管理,种下去就知道能卖上好价钱。”夏津县拥有面粉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能力230万吨,打造种加销全产业链条。

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品种,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带动农民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粮仓丰、粮价稳。总体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看长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民以食为天。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夏粮丰收看长远,今后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

——护好“饭碗田”,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烧饼田’连成片,农机敞开跑。水渠通了,涝能排、旱能浇,如今种粮有底气,丰收有保障。”江西省永丰县八江乡江浍村农民刘旦发感慨,“一口气扩种了90亩水稻,早稻亩产有1000多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为了让粮食安全基础更牢,划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提质量,从南到北,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到今年底,将确保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

——挑上“金扁担”,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大豆青、玉米壮,虽说是头回种,庄稼长得不错。”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赵圩村农民韦磊磊开着植保机除草,“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增加种植密度,良种良机良艺都用上了。”铜山区打造5个百亩攻关方、3个千亩示范片,200台农机具全部分配到位。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

——发力供给侧,增加绿色优质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水稻‘喝’的是山泉水,全程绿色有机生产,吃起来香柔可口。”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青草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大荣说,“优质稻让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

各地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目前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超过40%。优质粮油产品丰富居民餐桌,“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粮食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粮油品牌,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放眼大江南北,广袤田野正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新征程上,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号”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