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战略 油气 电力 煤炭 新兴能源 节能环保 资料库 视频资讯

环境保护

旗下栏目: 减排/服务 环境保护 低碳/循环 清洁能源

重庆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27
摘要: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紧盯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发布重庆市第1号、第2号、第3号、第4号总河长令,开展“三排”“三乱”“三率”问题排查整治,推动“厂网一体、按效付费”改革,统筹“规建管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紧盯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发布重庆市第1号、第2号、第3号、第4号总河长令,开展“三排”“三乱”“三率”问题排查整治,推动“厂网一体、按效付费”改革,统筹“规建管”,摸本底、提能力、补短板、建机制,抓紧抓实抓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如今,重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490万吨/天,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平均密度达13.9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98 L/人·d,多项生活污水治理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强排查,分级分类实施管网更新改造
 
2019年以来,重庆紧扣“全属性、全覆盖、高质量”目标,组织开展管网精细化深度排查,从管网单一空间属性拓展到结构、功能、雨污错接混接全属性排查;从市政管网排查入手,将精细化排查的触角延伸到社区、企业等,全面查找管网破损、塌陷、错接、混接、漏接等问题,为高质量推动排水管网更新改造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管网4.4万公里(其中,市政管网2.6万公里,地块内管网1.8万公里),实现管网空间属性排查全覆盖。
 
将管网建设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提升、城市更新等项目,实行一体化推进。2019年以来,重庆累计完成老旧管网更新改造2200余公里;“十四五”期间,计划每年完成不低于10%建成区的老旧管网更新改造。
 
补短板,“点线面”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十三五”以来,重庆聚焦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韧性不够,以及管网覆盖不全、密度不高等问题,通过“点线面”结合,全域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和管网提质增效工作。全市累计投入380余亿元,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新扩建62座、新增处理能力190万吨/天,城市污水处理厂按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59座,建设城镇污水管网1.24万公里。累计达标处理城市生活污水78.3亿吨,约占三峡库区总库容的20%。
 
做优“点”上示范。以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为示范,聚焦水污染防治薄弱环节,开展“地块管网—市政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排口”全链条系统化排查改造。实施梁滩河沙坪坝区段、巴南区花溪河、梁平区龙溪河等“厂网一体化”流域治理。
 
推动“线”上引领。推动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开展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在重庆长江沿线11个区县实施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目前,已落地1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
 
开展“面”上攻坚。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44平方公里,实现污水应收尽收。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基础上,建成“清水绿岸”河段363公里。
 
建机制,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
 
在开展污水治理工作中,重庆针对污水处理管理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从体制改革、协调联动等方面着手,提升城市水环境。
 
改革探索,推进“厂网一体”机制。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凝聚多方力量,推进排水“厂网一体”管理机制改革。目前,伍家河沟、清水溪、溉澜溪等流域的一批“厂网一体”项目即将建成投运,荣昌区、永川区等区县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协调联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重庆市住建委联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从建设、监测、执法等方面整体布局排水工作,形成横向市级多部门联动、纵向层层压实责任的工作机制,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机制保障。
 
守正创新,强化质量监管机制。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建立排水管道工程内窥检测制度和“建设单位自检、区县抽检、市级专项检查”的三级检查制度;将管道内窥检测报告、接改沟许可等纳入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保障新建排水管网工程质量。
 
动态监测,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以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排水户、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收集系统开展水质常态化监测。2019年以来,随机监测排水户13000余户,检查重点点位7800余个,动态掌握片区收水效能,助推水环境提升持续走深走实。
 
数据来源: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其他资讯